VoWiFi的实现是一个分层、协作的过程。其核心思想是:通过IPSec隧道,在公共互联网上为手机和运营商核心网之间建立一条虚拟的、安全的“私人数据通道”,所有通信都在这条隧道内进行。


详细技术流程与协议交互

整个流程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,下图展示了各阶段的关键步骤与协议交互:

20251030_d3bb69.png

阶段一:发现与安全隧道建立(在公网进行)

此阶段的目标是找到运营商网络的“入口”并建立一条安全通道。

  1. DNS查询 - 寻找“网络入口”

    • 流程:手机连接Wi-Fi后,首先需要知道运营商的ePDG服务器在哪里。它会构造一个运营商的特定域名并发起DNS查询。

    • 关键协议/端口

      • 协议DNS

      • 端口UDP/53

      • 方向:手机 → 出站 → DNS服务器

    • 结果:获取ePDG服务器的IP地址。

  2. IKEv2协商与IPSec隧道建立 - 构建“安全通道”

    • 流程:手机使用获取到的ePDG IP地址,发起安全连接。双方通过IKEv2协议进行“谈判”,手机使用USIM卡信息(EAP-AKA)进行双向认证,并协商出后续加密使用的密钥。成功后,一条加密的IPSec隧道就此建立。

    • 关键协议/端口

      • 协议IKEv2IPSec ESP

      • 端口UDP/500(初始IKE协商),UDP/4500(用于NAT穿越,承载绝大多数流量)

      • 方向:手机 → 出站 → ePDG服务器

    • 结果:手机与运营商网络之间建立了一条安全的IPSec隧道。此后,所有流量都通过此隧道传输。

阶段二:IMS注册与待机(在IPSec隧道内进行)

此阶段的目标是让运营商的核心业务系统知道你的位置和状态。

  1. IMS注册 - 向“业务大脑”报到

    • 流程:手机通过IPSec隧道,向运营商的IMS核心网发送SIP REGISTER请求,告知“我的手机号现在可以通过这个隧道联系到我”。

    • 关键协议/端口

      • 协议SIP

      • 实际传输:SIP消息被加密并封装在IPSec包内。

      • 对外表现:所有数据都通过 UDP/4500 端口发送到ePDG。

      • 方向:手机 → 出站(在隧道内)→ IMS核心网

    • 结果:IMS核心网记录下用户的联系方式,手机进入待机状态,随时准备接听来电。

阶段三:通话建立与媒体流(在IPSec隧道内进行)

此阶段是业务的最终实现,所有信令和语音都在受保护的隧道内流动。

  1. 呼叫信令 - 通话的“大脑”指挥

    • 流程:无论是主叫还是被叫,所有呼叫控制(如振铃、接听、挂断)都由SIP协议在手机和IMS核心网之间交换完成。

    • 关键协议/端口

      • 协议SIP

      • 实际传输:SIP信令被加密并封装在IPSec包内。

      • 对外表现:通过 UDP/4500 端口传输。

  2. 语音媒体流 - 通话的“声音”传递

    • 流程:通话建立后,双方的语音数据被压缩成数字包,通过RTP协议实时传输。为确保语音内容安全,使用的是其加密版本SRTP。

    • 关键协议/端口

      • 协议RTP / SRTP

      • 实际传输:语音数据包被加密并封装在IPSec包内。

      • 对外表现:通过 UDP/4500 端口传输。

      • 方向:手机 ↔ 双向(在隧道内)↔ IMS媒体网关


关键技术与端口总结

通信阶段

核心功能

关键协议

关键端口 & 方向
(以手机为参照)

安全机制

发现

寻找ePDG

DNS

UDP/53 - 出站

通常无

隧道建立

认证与加密通道

IKEv2, IPSec

UDP/500 - 出站
UDP/4500 - 出站

USIM卡双向认证、加密密钥协商

业务通信

IMS注册、呼叫控制

SIP

动态端口 - 出站
(封装于UDP/4500内)

IPSec隧道端到端加密

业务通信

语音数据传递

RTP/SRTP

动态端口 - 双向
(封装于UDP/4500内)

IPSec隧道端到端加密 + SRTP内容加密

网络配置启示与总结

为什么VoWiFi既安全又可靠?

  1. 安全性

    • USIM认证:接入基于USIM卡的强认证,而非简单的密码。

    • 端到端加密:IPSec隧道确保了从手机到运营商网络的所有数据(包括信令和语音)都是加密的,公共Wi-Fi提供商也无法窥探。

    • 无暴露端口:业务协议(SIP/RTP)不直接在公网暴露,避免了被直接攻击的风险。

  2. 可靠性

    • 无缝切换:得益于IMS架构和SRVCC等技术,VoWiFi和VoLTE之间的切换平滑,用户体验无缝。

    • 运营商级质量:作为运营商原生服务,其通话质量、接通率和可靠性均向传统语音通话看齐,远高于普通OTT应用。

对于网络管理员:要确保VoWiFi正常工作,防火墙策略必须允许手机发起至外部服务器的出站连接

  • UDP/53 (DNS)

  • UDP/500 (IKEv2)

  • UDP/4500 (IPSec NAT-T) —— 这是最关键的端口

无需为SIP或RTP开放任何入站端口,因为整个通信是由手机主动发起的。这种“主动出站”的设计,使得VoWiFi即使在严格的企业或公共网络环境中也能轻松部署。